技术分享
“中国天眼”疫情期间科学产出不停摆
点击量:394
发布时间:2020.03.30
科技日报讯 (记者何星辉)在正式投入运转不久,“我国天眼”即遭遇疫情冲击,不过,在众多科学家的合力呵护下,“我国天眼”在疫情期间确保了正常运转。到目前,“我国天眼”已发现并认证的脉冲星到达114颗,加速进入科学产出阶段。日前,“我国天眼”又发现了新的脉冲星。
拟定方案,经过云端进行长途观测,千方百计确保“我国天眼”的观测产出不停摆。疫情期间,因为不方便到现场,大部分科研人员只能进行云上工作。不过,远在贵州平塘的大窝凼里,仍然有20多名科研人员坚守岗位,他们克服了疫情带来的种种不方便和困难,确保了“我国天眼”的正常运转。
虽然在调试期间就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科学效果,但经过国家验收后,根据观测需求和运转情况,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转和发展中心仍是对“我国天眼”进行了系统优化和晋级。在陆续启动的脉冲星测时阵列、漂移扫描多科学方针巡天等五个重大和优先项目中,“我国天眼”观测总时长累积近1000小时,到达本年全年任务的三分之一。这些,都为“我国天眼”下一步的科学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官方发布的最新效果是,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潘之辰等人利用“我国天眼”观测数据,在球状星团M92中首次探测到新的脉冲星。这是一个存在掩蚀现象的毫秒脉冲双星,其伴星质量大约是0.18倍太阳质量,处于主序星向巨星演化阶段。此次发现将极大促进在M92星团中的深度查找,有望进一步丰厚球状星团脉冲星样本,推动细密天体演化研究。
据悉,未来3年至5年,“我国天眼”的高灵敏度将有可能在低频引力波探测、快速射电暴来源、星际分子等前沿方向催生突破。